日本人拆了一台比亚迪,出了一本书,卖人民币4.5万元
比亚迪海豹把日本人惊呆了?
撰文:梁志豪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中国新能源车发展如此迅猛的当下,作为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国之一的日本,却一直对纯电动车抱以比较抗拒的态度,我相信大家都会很好奇,他们究竟是怎样看待突然崛起的中国纯电动车呢?
日前,继此前名古屋大学拆解五菱宏光MINI EV以后,日本最大的出版社日经BP购入了一台比亚迪最新款的海豹,并将其进行了彻底分解。
包括车身、电池、电机、电控、内饰以及各种周边电子元件,都被日本人彻底分离,同时他们还对整个拆解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视频与图片采集,并辅以专业的分析,最终将整次拆解出版成了一本书籍。
而这本显然是面向专业人士的书,售价也是相当地惊人——只购买书籍的话需要花费日元88万,约合人民币4.5万元,而如果你还想获得更为详细的线上服务,则是需要付出13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74万元。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个价格买一本“书”显然是天价,但是对于日本本土汽车行业的业内人士,尤其是那些对纯电动车领域感兴趣的人来说,这个价格其实是相当划算了。
当然,我们的重点显然不应该放在价格上,而是应该放在为什么日本人要做这件事上。
首先,拆解汽车已经是日经BP的日常“保留项目”了,作为日本乃至世界知名的专业出版社,日经BP对于这类深度选题可谓是驾轻就熟,在此前他们便拆解过大众ID.3与特斯拉Model S、Model 3等车型。
而这次拆解比亚迪海豹,日本人显然是想通过了解这台能代表中国国内龙头品牌最新造车技术的车型,来获悉中国目前在电动车领域的技术优势。
更重要的是,比亚迪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少有的垂直整合型车企,其产业链优势与日本本土的丰田相比起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研究比亚迪对于后续日本车企在电动化方面的发展也能起到很好的启发性作用。
在拆解预告中,负责人曾抛出怀疑,认为海豹可能只是又一款中国品牌的“山寨”作品,并觉得海豹与特斯拉Model 3的设计理念有许多相像的地方。
但是在正式开始拆解以后,此疑虑很快就被打消了。
首先是海豹采用的CTB(Cell to Body)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这种通过把电池上盖板取代车身底板的技术,不仅能让整车的空间布局更加紧凑,而且能让电池也成为车身的一部分从而增加整车的扭转刚度。
同时,刀片电池的应用让电池的能量密度大大提升,从而弥补了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的先天劣势。
单单这两点技术,就已经让日本人有些刮目相看了。
而作为采用e平台3.0的海豹最大亮点之一的8合1电驱动总成,更是直接让日本人开了眼界,在这副体积并不大的电机里,集成了驱动电机、减速器、整车控制器、直流变换器、电机控制器、车载充电器、配电以及电池管理器八大功能,属于目前行业内集成度最高的电驱系统之一。
可见,通过这次对比亚迪海豹的拆解,中国车企也算是给守旧的日本人带去了一点点来自新能源大国的震撼。更重要的是,日经BP此番拆解也算是向日本本土的国民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息——中国车企正以他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向上发展,而他们对于中国汽车的看法也许也是时候改变了。
回想当初,通过对丰田花冠、雅阁等日系热门的逆向研发,比亚迪在中国市场赚取到了第一桶金,而在短短的二十年光景过后,曾被我们视作汽车行业标杆的日本车企,却居然也开始反过来研究其比亚迪的新车。
我们也只能感叹,在日新月异的汽车市场之中,除了要埋头搞技术研发,还必须要把握住行业的风向,努力固然重要,但是努力的方向也许更为关键。
就是不知道,在研究透了比亚迪以后,日本车企们究竟是会“痛定思痛”,立下决心发展电动车,还是直接放弃,继续坚守自己的“氢能源”以及混合动力路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