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杨晓露)近日,一名57岁女子在户外带娃活动回家后患热射病去世。不少人疑惑,为何热射病会发展这么快?哪些人群要特别注意防范?
据北大人民医院消息,该患者6月16日下午在户外带娃活动回家后,曾出现头晕乏力等先兆中暑的症状,但并没有及时采取调适措施,而是继续处于没有开空调的闷热、西晒房间内。直至“叫不醒”才被家人发现、送医,体温高于42摄氏度,被诊断为热射病,经抢救无效后于17日凌晨离世。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沈海涛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热射病之所以这么严重,是因为持续闷热会使人的皮肤散热功能下降,热量集聚在脏器及肌肉组织,引起皮肤干燥、肌肉温度升高、导致汗出不来,进而伤害到中枢神经,继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出现局部肌肉痉挛、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如得不到及时妥善的救治,死亡率很高。
全国多个地区发布高温预警。中新社记者 刘鹏 摄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发现,近日多地已进入高温,6月18日0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6月18日白天,内蒙古东南部和中部、辽宁中部和西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有35~36℃高温天气,其中,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40℃以上。这也是自6月15日发布今年首个高温中暑气象预报以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5天发布高温预警。
沈海涛介绍,当户外温度达到32℃以上,湿度到60%以上时,长期在户外作业会有中暑风险。尤其是类似穿人偶服等需要在户外穿得密不透气的工作更需要引起注意,衣服里没有充足的空间给人体蒸发散热,热量就很容易聚集起来导致中暑,更严重的就是热射病。
此外,一些特殊群体更容易在高温天气患热射病,需要格外注意,如甲亢患者产生热量比较多,基础体温比普通人高,患热射病风险也更大;糖尿病患者等神经系统调控能力下降的患者、老年人、婴幼儿等体温调控机制有些障碍的人群以及患有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汗液分泌有障碍的患者等都是热射病的高风险人群。
沈海涛建议,高温天气下,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室外,如果必须要外出,要注意防暑。可以随身备一个冰镇饮料或矿泉水,用毛巾包裹放在自己的贴身部位,冰面融化可以带走热量。如果出现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首先要把患者带到阴凉处,让皮肤充分暴露在空气中,避免热量聚集,如果情况没有缓解,要及时送医治疗,避免症状将持续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