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在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木钵镇井儿岔村,90后小伙子陶超和朋友一起养殖了近百只鸵鸟,成为当地村民眼里的稀奇事,吸引大家纷纷前来参观。
陶超正在给鸵鸟喂青草(央广网发 郭海霞 摄)
走进鸵鸟养殖基地,一只只体型健硕、脖子细长的鸵鸟在围栏里悠闲踱步,见工作人员投来青草等食物,鸵鸟们便迈开大长腿,迅速奔来,食物瞬间就被一抢而空。
陶超养殖鸵鸟,是外出创业历经挫折后的新尝试。“鸵鸟食性杂,不挑食,青草、树叶、嫩树枝都吃,每天只需投喂两次饲料。”陶超说,3年前,他从庆阳周边县区引进了15只非洲和澳洲鸵鸟种鸟,20只五六个月大的幼鸵鸟,并花2万多元从天津购买了3台孵化器,孵化率由刚开始的不到50%提高到现在的90%,已累计孵化幼鸵鸟300只,经出售基地现存栏鸵鸟近80只。
查看鸵鸟蛋孵化情况(央广网发 郭海霞 摄)
养殖鸵鸟以来,陶超边干边摸索,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利用线上和线下渠道出售鸵鸟肉、鸵鸟蛋,闯出了一条致富新路。
“幼鸵鸟必须在室内温度相对恒定的条件下进行喂养,温度不能低于20℃,饲料管理也要精细化,要防止鸵鸟误食玻璃渣、铁钉、铁丝等异物,还要做好疾病预防,要及时给幼鸟打疫苗。”陶超说,一般情况下,幼鸵鸟喂养10至14个月后就能宰杀约60斤肉,一只收入4000元左右。母鸵鸟喂养两年半后开始产蛋,每只年产蛋量约50枚。
工作人员给鸵鸟喂食(央广网发 郭海霞 摄)
“鸵鸟浑身是宝,不仅生长快、繁殖能力强、易饲养,其肉、皮、毛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鸵鸟蛋壳还可做成工艺品,深受消费者喜爱。”陶超表示,在自己养好鸵鸟的同时,还想带领周边群众一起养殖鸵鸟,如果一户群众能养十来只,一年至少能收入上万元。
目前,陶超已经成立鸵鸟养殖合作社,并开始通过邀请群众来基地参观学习、到有养殖意愿的村民家中讲解等方式,动员周边群众通过养殖鸵鸟增收致富。